香港製,造香港
當「香港製造」不能堂堂正正被標識,我們作為香港的一員,到底在哪裡製造?又在製造什麼?
創作若然沒有製作,便少了一個與他人分享的渠道。如今「香港製造」成為國際貿易中的絕唱,藝術是否能繼續跨越疆界?從香港開始,CCDC仝人以身體的溫度淬練作品,伴隨著年度巡演計劃,流轉到世界各地,重點不是國際交流所帶來的名譽,而是舞蹈能否將此地的心聲傳達出去?即使我們沒有貼上「香港製造」的標籤,然而「香港製,造香港」卻是永不俗套的說法、做法和辦法。
年齡之於我們
在成為藝術家之前,我們如何為人?2021舞季首個節目《42.36.42》將邀請三位香港中生代舞蹈藝術家編創各自的小品。李思颺的創作路途並不順暢,縱然跌跌碰碰卻也從未放棄,且待她用獨樹一幟的身體語彙,發表醞釀已久的宣言。莫嫣比較年輕,但人生的困頓也不少,在如此熟悉又陌生的環境,是新人也是舊人,嘗試解開一個積下的結。黃振邦於近幾年不斷面對身份的轉化,人生路上,他要做的抉擇比辨別黑白還要難。在三十六與四十二之間,原本以為是不惑之年;在未到與已過之間,每個人都想尋找那一個能立於不敗之地的精準點。然而人生,從不只關乎輸贏,不是嗎?
此甩不同彼LUCK
「團聚」是每個家庭的重要課題。在《胡桃夾子》中,有位默默打點一切,希望能與家人共度佳節的長輩,他不出眾、不多戲份,但因為他的存在,才引發之後高潮迭起的故事。想擁有什麼,是一種欲望。事業有成、買樓上車、成家立室,這些目標看似簡單卻離香港人越來越遠。因為想擁有,所以追求,這是一個自我圓滿的過程,還是只填充了自我沉溺的快感?八月上演的《甩隙咔》嘗試勾兌港味消暑解悶,以幽默對待嚴肅,重組人生方程式。
此心安處是吾家
每個人總會經歷「離開」與「歸來」,無論是外出與回家、出發與回程、流浪與回歸,當中更多的是自我情緒之整理。「此心安處是吾鄉」,家和鄉也許不在乎地理上的位置和距離,反而是內在的思想與回憶,是我們自己努力構建的關係。不用赤裸裸地表白,我們用言語、身體、音樂策劃蹈聽途說唱劇場《大鄉下話》,屆時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將變成眾聲喧嘩的市集,我們同樣期待聆聽你的故事。
停格和跳格
壓軸登場的是《停格中的塑像》,英文名稱源自亞里士多德《修辭學》當中的兩個字,Ethos強調精確,Pathos則喚起激情和感覺。作品概念始於桑吉加於2016年在羅馬的經歷,街頭處處可見石刻雕像,他想像如果將舞者化身為塑像,這些停格中的雕像是否存在動與不動的無限可能?
停頓X前進的風景
CCDC的新旅程從團址搬遷,舊衣重生中開始。在服裝經理李慧娥、六位設計師以及舞者的合作中,衣冠的故事累積、延續及成長,斷捨離的步驟也增添了不少人情味。除了服裝,關於舊物的升級再造,未來還會延展至舞台及道具製作,我們將該計劃命名為「Kiss my A.S.S. (Artistic Sustainable Stage)」,希望用嬉笑的態度改變窘境。除此之外,舞蹈平台HOTPOT將會帶來亞洲地區的特色舞蹈,儘管不確定未來一年能否與外地朋友相聚,我們還是會竭盡所能於線上線下保持聯繫。疫情之下積累的經驗讓我們學習將危機轉化為創意,施行「雙軌製作」也讓我們對視覺的想像更為豐富。接下來,2021年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則將繼續突破想像框框。
舞蹈是流動的風景,身處劇場仿如置身於行駛中的火車車廂,舞台上是窗外川流不息的風景。如果你嘗試快速眨動眼睛,會有一種快速拍攝般,一幀幀風景照片殘留在眼前的錯覺。風景會流動,也會凝滯。無論風景如何,懇請你與我們一起見證,可能是風光明媚、可能是狂風暴雨;我們不確定旅途是否一定愉快,但最少我們能夠肩並肩相鄰而坐,一起欣賞這次旅途上的獨特風景。